欢迎进入苏州大学校长办公室,今天:

熊思东:“云中苏大”要成为高教数字化转型引领者

发布者:蔡燊冬发布时间:2020-10-13浏览次数:48


(熊思东 苏州大学校长)

一个是坚持锐意改革,敢为人先,先后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多个第一的中国高校;一个是民族企业的一面旗帜,始终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全球顶尖ICT企业。这两者前所未有的深度合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对此,高度重视、亲自主抓云中苏大各项工作的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最有发言权。

在接受采访时,熊校长的一句话让人动容:

没有一个校长会觉得学校有'闲钱',所以必须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要紧的事情上,云中苏大就是当前最要紧的事情之一,哪怕再困难,学校也下定决心坚持下去。

在他看来,云中苏大是联通高等教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要主动争当全球高校向数字大学转型探路径、出经验、定标准的先行军。

         高校信息化的四大挑战

《中国教育网络》:众所周知,2016年以来的双一流是继211985工程之后中国高校又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您如何看待信息化与双一流以及大学治理体系的关系?

熊思东:这个问题中,涉及两个很紧要的关键词,一个是双一流建设,另一个是治理体系,两者相辅相成,都与信息化发展密切相关。

如何做好双一流的建设?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我们推进双一流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要通过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答好如何建好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这一世纪战略命题。

        在大学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正确道路,就是进一步坚持、推动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治理体系。

二是要寻找合适的路径。我们既要尊重中国的传统,又要面向未来,吸纳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这对于完善大学治理体系、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将发挥出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

云中苏大建设在这方面已经初步尝到了一些甜头,我们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打造了云中苏大运营中心,我们称之为IOC,又称为云中大脑学校驾驶舱

IOC打通了不同部门、不同平台的数据孤岛,将全校海量数据汇聚其中,通过数据建模、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借助可视化平台可以全面感知校园运行综合态势和现实场景。

(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

除了宏观的感知,依托云中苏大平台,也可以让老师和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的成长发展状态,为因材施教、精准育人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发挥大数据的预测功能,辅助学校和各个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精准管理,助力大学治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我相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智能数字技术将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赋能双一流建设。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当前的高校信息化存在哪些问题或者说是挑战?

熊思东:信息化近些年来讨论得比较多,但信息化其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老话题。自从人类产生知识以来,就开始注重信息的整理、储存和交流,从口口相传到纸张、图书、计算机、移动设备,从图书馆、电教化再到互联网,从文字到字节、比特,变的是载体和形式,不变的是信息化这个主题。

因此,一谈到高校的信息化存在哪些短板、问题和挑战,第一个就是对信息化的认识问题

一开始,我们认为信息就是一种储存方式,看重如何放。之后,发现信息不仅仅要有地方放,还要放到合适的地方,并且,不仅要容易放,还要容易取。于是,大家开始考虑存取介质和载体的问题,慢慢实现了从纸质到数字的演化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又不再满足于存取本身,而是希望通过算法等先进的信息化整合手段,通过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对管理、教学、科研等现实中的工作进行赋能。当前,我们正处于这个关键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种技术、一种手段、一条路径,而是开始支撑我们的管理决策,影响我们的办学形态。可以说,它已经突破了过去简单、传统的信息概念,并很有可能会演化成一种新的大学形态。

我认为未来将会有三所大学

第一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物理空间的大学,这所大学如果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书院,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就算按照西方现代意义上最早的大学来看,也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经历了时间的磨砺,这所物理空间的大学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改变

第二所大学就是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办一所云中大学。我们与华为合作建设的云中苏大之于苏州大学,实际上就是有别于物理空间,处于平行状态的一所新大学。在这里,信息化获得了升级,不仅仅在局部提升了管理水平,改善教学和科研,而且通过整体和系统的架构形成了一所全数字化大学。

第三所大学我们称之为看不见的大学,它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是依托物理空间大学和云中数字大学,凝练出的一所精神永存、灵魂永驻的大学,这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从这个角度再看高校的信息化部门,就会发现它本身就是生产力部门,是赋能的部门,也是引领高校未来发展的部门。但是现在很多大学还将信息化部门定位成辅助、保障的后勤部门,对于信息化重要意义的认识明显不足。

        高校信息化的第二个问题是To be or not to be

首先,如果现在问是否需要发展信息化,大部分人会不假思索地说需要。但接下来的问题什么时间需要”“什么阶段需要”“什么程度需要,就不好回答了。因为当前信息化还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恒定的形态,比如,5G还没完全推广,6G便已经开始进行研究,那是不是要等到8G9G出来了以后再发展呢?如果这样想,发展信息化就会陷入一个死循环。

其次是在局部还是全部进行信息化改造,是把它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研究手段、管理手段,还是在管理架构上进行一次深度甚至颠覆大学形态的改革,这直接决定着高校在信息化层面的具体举措。

最后是不断迭代的信息化技术与大学之间存在认知距离。大学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地方,但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面前并没有先天的优势,亟待填平认知鸿沟。

       高校信息化的第三个问题是大学的能力。

我想大学有三种能力。

一种是静态的能力,比如拥有基本的网络架构,拥有软件和算法等,但想要适应5G时代的智能信息化,这还远远不够;

二是成长的能力,信息化从来不是固化的,而是始终处于高速发展迭代的过程中,高校能否获得信息化深度思考、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的赋能,是一大考验;

三是对未来预见和准备的能力。总体上来说,大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只局限于当前的技术水平,不太重视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局。

        高校信息化的第四个问题,是信息化(ICT)企业与大学用户之间还缺乏共同的话语体系和共同感兴趣的现实场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间隙正在加大,集中体现在高校提出的现实需求,企业不认为是重要或者值得解决的,反过来也是一样。有一个术语称之为科学问题的凝练,我认为这两者之间在共同场景和需求方面的凝练,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目前,云中苏大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我们专门成立了云中大学联创中心,探索打造了1+1+N模式,这里的两个1分别指的是苏大和华为,N指的是生态伙伴,即在苏大与华为强强合作的基础上,还充分吸纳社会技术力量,遵循需求导向、联合开发应用、共研行业标准,在变革以往信息化建设中高校单兵作战模式的同时,也有效解决高校与ICT企业的间隙问题。

         云中苏大通往高等教育的未来

《中国教育网络》:您刚才说了大学的三种形态,那么云中苏大应该就是通往您心目中第二种大学形态的关键,您认为它的意义何在?

熊思东:我们熟悉的物理空间的大学形态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发展如此之快,技术迭代如此之猛,全球的不确定性如此之大,这就需要一个与这些趋势相匹配的大学新形态。这种新形态在苏州大学,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建设具备数字化、镜像化、智能化基本特征的云中苏大

云中苏大将通过跨界、链接、开放的智能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便利融通各种资源和力量,突破教育固有的时空、资源、身份等限制,由此催生高等教育从传统的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位教师、一群学生转变为一张网络、一个终端、成千上万名学生、学校教师任挑选的新型教育形态,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学习,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行进在上好学的路上。

一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云中苏大将逐步突破学习地理的界限、学习功能的界限、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界限以及各个行业之间的界限,重新构造学习的场景,把产业和教学、科研和教学通通融合起来。学生可以跨越学校、教室和老师,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二是打破了知识体系上的层级。传统的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是按照学科和专业的难易程度设计的,往往是先容易再难,先浅再深。在新形态下,教育资源更加惠普,打破传统的层级界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把握学习节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是打破了师生互动的间隙。在未来的云中苏大,学生能够从更多渠道来获取知识,这将进一步撼动老师的垄断地位。同时,学生和老师之间也有更多的渠道来沟通交流。比如,线上教育的弹幕提问将替代传统课堂的师生问答,老师不会再被一个学生的问题打断课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更像一种新型学习伙伴。

四是实现了虚拟大学与现实大学的无缝对接。我们依靠新技术可以打造一个沉浸式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仿真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将无限接近现实。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多维感官来全面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比如,苏大和华为联手打造了360教室,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身临其境地观察手术室里面的操作细节,实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深度融合。

五是让大学管理与服务变得更加精准。云中苏大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让高校管理者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到大学发展的态势,预测大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让老师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

《中国教育网络》:我们注意到,云中苏大项目自启动以来,您一直亲自参与,对此寄予厚望,能介绍一下您为何如此重视这个项目吗?

熊思东:学校和我本人之所以重视云中苏大,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物理空间大学的缺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解决,一种是借助传统的线下建设;另一种是借助信息化手段。而苏州大学选择了后者,融合了最先进的技术,是当下信息化手段的集大成者,并为未来演化预留了空间。

第二,从大学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必将呈现出无处不在的学习,无处不在的科研,无处不在的管理,因此必须不断更新理念和手段,这些都需要一个更为宏大的平台和更为灵活的机制,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更有效的转换。

第三,如今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未来对于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来说,必将面临着疾风骤雨般的解构和重塑。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云中大学建设的原因,它既有解决当下现实问题的利益诉求,也有布局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探索全数字化大学建设的深远意义。

这同样也是为什么在云中苏大构建过程中,我们经常称它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无人区。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去系统性、整体性、建构性地进行这方面的探索,而我们要敢于勇闯无人区。恰恰是基于这样的探索,无人区一小步才有可能成为高等教育前行的一大步,为全球高校向全数字大学转型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疫情验证了云中苏大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教育网络》:新冠疫情的爆发,改变了全球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对于您以及苏州大学都有哪些触动?

熊思东:此次新冠疫情客观上超常规加速了大学的信息化进程,超常规深化了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超常规促进了信息化的全球性布局,并倒逼我们的工作和思考。不夸张地说,新冠疫情对高校信息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

苏州大学近几年来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结构性的、系统性的、建制性的信息化建设,这次新冠疫情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在全球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没有耽误一门课,没有缺一个学分,没有对课程进行任何缩水,不仅仅解决了学生学和老师教的问题,还解决了大学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此次疫情加深了我们对云中苏大建设的信心和迫切感,等于通过实践倒推证明了它的意义和正确性。

《中国教育网络》:这次疫情对于云中苏大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触动?

熊思东:云中苏大的建设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包括基本网络、基本框架,数据中心的建设,也包括跟华为公司成立联创中心等。

第二个阶段是数据的整合,解决如何有效使用数据的问题。通俗地说就是打破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数据孤岛,打通底层数据并实现数据的整合。我们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其中也包括进一步深化基本框架,同时产生让师生可感知的信息化。

第三个阶段,未来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生产力的提升和全面赋能,开始解决实际中的重大问题。这次新冠疫情也引发了我们更加深刻的思考。比如苏大的公开课广受欢迎,有的公开课同时在线100多万人,在全球都非常有影响力。这让我们思考,未来大学的形态是什么?未来大学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如何解决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这些思考都将融入到未来云中苏大的建设中。

《中国教育网络》:云中苏大的建设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对于它的建设有什么样的考虑?

熊思东:没有一个校长会觉得学校有闲钱,必须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要紧的事情上。我们认为,云中苏大解决了现实大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新冠疫情之下的教学、管理、科研等,比如要提升大学的办学效率,要强化线上教学的体验,要构建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要打造更加先进的科研平台等。云中苏大是解决这些要紧问题的利器捷径

作为一所大学的校长,我觉得不仅仅要把今天的事情做好,更要紧的是要为大学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云中苏大意义重大,学校将不遗余力地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如果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云中苏大是连通高等教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未来要创造一种新的校园生活、制定一套未来大学标准、探索一种新的大学形态。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